2021年11月13日星期六

别什么都赖给原生家庭

 不要什么都推给原生家庭。你成功了,失败了,富裕了,贫穷了都是自己占多数责任。


原生家庭这个概念一直以来总是被一些人当作简单直接的‘归纳原因’',背了不少黑锅。


‘‘我现在不能成功都是原生家庭让我不够自信’'

‘‘我的懦弱胆小交不到另一半也是原生家庭不幸福导致的’'

‘‘如果我的原生家庭和xxx一样健全的话我也能够得到xxx今天的成就’'


这世界没有100%的完美的原生家庭,我相信你也见过不少人出自于破碎的家庭但是依然取得不俗的成就。


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伤害是能够治愈的,重点是你在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后愿意接受事实,接纳上一代与自己的缺点,理解原谅自己与他人,最后实现克服与自我超越。


但也有人选择了更简单粗暴的方式,把问题归纳于自己的原生家庭,自己的父母。


哈咯,爸爸妈妈已经很辛苦了,他们自己也不见得在1岁-12岁过得比你幸福,13岁-21岁比你舒适,22岁-36岁比你轻松。甚至他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在接下来的55岁-80岁还要帮你‘善后''?


#伤口会使人脆弱也会使人强大

#不要酱矫情ok

#大家都辛苦了

2021年4月19日星期一

百字 - 误判

碍于情面,请蝗虫管理花苑

因为资历,提拔绵羊守边疆

所托非人,噩梦于人间照常循环

2021年3月18日星期四

MCO一周年

回看去年那段强制关闭商业活动的严格MCO,真心觉得那是为我们打工人免费开放体验的一款‘退休模拟器’。


虽然那段强制的休息期,不少人收入受波及减少了,但是闲暇时间也多出一大块。


我还记得我姐尝试网红料理的时刻,和家人们守在晚间新闻留意MCO最新消息,夜里和朋友一起开黑打游戏,在阅读群和书友一起阅读分享心得,和家人一起居家有氧运动。


从一开始的不适应生活节奏变慢,到后来的和身边的人们有更多时间接触,享受把多出的时间用在自己喜欢的地方。


如果说那段时段给我带来了什么深刻的改变,那无疑是让我体会生活节奏变慢后的世界是怎样的,提前了解以后退休的某部分状态,认知积蓄与被动式收入和朋友家人们的重要性。



那段MCO,对你来说,又造成了什么改变呢?

2021年3月1日星期一

人生哲学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这类问题啊,相信大家都会在十多岁的时候开始思考。然而,我觉得这类问题还是不要给它下定义越好。


是的,我希望你年纪大点才写上自己的答案,并且持续地修改。尤其求学时,我们很容易被自己接触的有限世事与阅历给限制,答案通常往往很容易走向虚无主义。


请注意,我没有贬低虚无主义的意思。我想要表达的是,15岁的你认知的“虚无主义”和30岁的你认知的“虚无主义”是截然不同的。


就好像求学时期你不解为何父母的价值观如此古板,但当你阅历逐渐变深时你会发现你看事情时已经能够代入他们的视角成为他们的眼来看问题,理解他们的眼中的世界。当然,父母也不是圣人,往往在你代入他们想法后依旧发现他们是错的。但是你对待那些错误,多数已经不会像小时候的你那般愤怒与不解。


愿你的一生,皆在思考中成长。